军旅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徐贵祥、柳建伟、周大新、王树增等军旅作家先后以兼具真实力量和思考深度的作品斩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等。随着时代变化,改革大潮与强军实践给部队带来了新的变化,社会文化与军营文化的相互影响,让军旅题材小说逐渐演变为另一种特殊身份的社会小说。
新时期的军旅文学,一边坚持着军人职业的特殊伦理,一边也深深濡染了社会性的特征。此时,“新生代军旅作家群”的创作呈现出较为新鲜的叙事角度和审美风格。他们或书写军队历史与军队中新的风貌,或书写军营大熔炉里的个人成长,在观照当代军人生活状态和生命情态的同时,为军旅文学开拓了新的书写空间与路径。
王凯的最新小说集《绿沙漠》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75后”作家王凯也是军旅作家中的重要代表。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王凯的最新小说集《绿沙漠》,以其近年来重要的三篇中篇作品,继续聚焦当下基层连队官兵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从学员、技术员,到排长、参谋、干事,直至连队指导员,王凯有着完整扎实的部队任职履历与丰厚深切的基层体验。对基层部队生活的了解、对年轻一代官兵在军营与社会的急速变化中的精神处境和命运遭际感同身受,使得他更加善于挖掘表现日常生活中人物丰富的生命情态。
《沙漠里的叶绿素》中,三个从军校毕业的大学生,被分到了驻在沙漠的空军基地,像沙粒一样被散落到沙漠中不同的驻点;《途中》里一个连队从城市移防到边远戈壁,踏上西去的列车,怀着内心的挣扎前往新的生活;《星光》中面临转业和落编竞争的连队参谋和多年前的战友重逢,要如何守住内心的尊严、原则?
小说中的人物或遭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或身陷情感与道德困境,或面临追寻与放弃的艰难抉择,作品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西北戈壁大漠军人们的情感与生活,体现了作家深入复杂丰富的军营生活现场。作家徐则臣评价王凯的作品是“从沙漠瀚海拣回的一块石头”,称赞其文字粗犷准确,深入人心。
王凯
王凯曾在采访中提到:“我想写的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生活。”在他看来,军旅作家应该时刻守望军营现实生活,努力深入探究和描摹军人行为和精神世界中的光影,不仅需要作家熟悉自己笔下的生活,更需要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处理复杂生活素材的能力。
对于王凯的写作,评论家孟繁华评价道:“生活中多有意气难平事,从日常生活、工作到恋爱,王凯在讲述笔下人物的故事时,仿佛有点漫不经心,但每个人物、每个情节或细节,都与小说的主旨息息相关。这就是王凯的过人之处。一切都在设计之中,一切又都了无痕迹。”
作家张楚谈道,他对于王凯小说里那种纯正的气息极为着迷。“他有着俏皮深情的叙述腔调,有着对卑微生命最本真的尊重、体恤和仁爱。他甚至让我想起了托尔斯泰这类作家作品里始终贯穿的宽广明亮之心。”
《绿沙漠》中闪烁着很多张楚所说的以深情写就的“宽广明亮”的句子,这些描述也在丰富着我们对于沙漠的认知,王凯写及“地图上任何一个小点代表的沙子都能把整个基地掩埋,即使是一只剽悍的骆驼也很难从其中一点走到另一点”“为了被他捡到,这些玛瑙们已经在此等待了上亿年。认识到这一点会让他捡来的石头变得珍贵一些”“他经常站在戈壁滩上遥望星河,却无法回答‘无限’究竟是什么意思”……
从军校到沙漠,从机关到连队,大漠的荒凉粗粝与现实生活的残酷磨练着年轻的生命,也映照着小说人物的心境变化和命运起伏。王凯的作品不刻意追求传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书写官兵之间细腻的关系与和平年代军队生活的琐碎细节,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情。
在现代军营这一特殊的环境下,“小”与“大”的叙事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军旅文学的独特风貌。《绿沙漠》对日常军队生活中军人情态的挖掘和心灵世界的展现,对年轻一代官兵在军营与社会变化中的精神处境和命运遭际的观照与省察,跳脱了个体境遇的藩篱,将叙事视角融入部队、社会变革前行的整体大势。
王凯的写作风格平实、幽默、生活化,通过貌似平静而内含张力的叙述,展现了对军营生活细节的深入观察,作家石一枫也认为:“王凯的小说不仅可以作为军事文学的代表,同时也具有不输于地方题材的真切感和日常感。”
下一篇:范丞丞方回应恋情
上一篇:男子当街无故打女子